淺談餐飲單位油煙治理三難題
隨著春季的到來,又到了每年街頭小餐館生意的旺季。近年來飛速發展的餐飲業在印證了城市經濟的發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催生出一個新的問題——餐飲油煙污染。據調查,餐飲油煙排放的微粒進入空氣后可長時間懸浮,其中至少有數十種危害人體健康的有機物。這些微粒遇見其他物質很容易反應生成PM2.5,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據基層觀察反映,當前餐飲油煙治理面臨以下三個方面的難題。
一是餐飲壞境規劃不健全。主要體現在商住一體建筑的先天不足。城區很多小區規劃開發時,未考慮餐飲與居民區隔離的問題,更沒有修建專用煙道或給店面預留安裝煙道的位置,業主只能搭建臨時煙道或安裝排風(氣)扇直接排放,給附近居民生活帶來了困擾。即使餐飲企業嚴格按照規定安裝油煙凈化設施,設備安裝區域的熱輻射、噪聲問題也無法解決,同樣給居民生活造成了影響。
二是餐飲監管存在盲區。由于法律法規不健全、不完善,環保、城管、工商等部門間存在著職能覆蓋模糊,從而給監管留下盲區,導致有的餐飲企業沒有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證等手續就開張營業,甚至有的餐飲什么手續都不辦就營業,這些行為因行政主管部門職責模糊而得不到有力查處。模糊的只能覆蓋容易引起部門間相互推諉,同時還會讓群眾弄不明白誰是執法主體。
三是部分餐飲店主環保意識薄弱。一些小街道和背街小巷的小餐飲店,大部分經營者都是外來農民工或城鎮下崗人員,鼓勵這些低收入群體就業,是保民生和保穩定的需要,但其中大部分經營者的經濟基礎差、環保知識欠缺、環保法制觀念淡薄,甚至有的經營者對環保投入存有抵觸情緒,也會造成一些油煙、噪聲污染擾民問題一時難以解決。
為此,基層建議:一要合理規劃餐飲建設布局。相關部門在規劃的時候應該盡早規劃好餐飲布局,對新建和在建的樓盤要要求開發商建設專用油煙管道,專用煙道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二要嚴格把控餐飲行業市場準入機制。 對于改建和新建的餐飲企業,相關部門一定要嚴格把關審批流程。要求改、擴和新建的餐飲企業一定要將環境保護設施安裝到位,并于開業前由相關職能部門審批驗收,驗收不合格或者未驗收的企業,不得私自投入生產經營。三要城管、工商、環保、食品藥品監督等職能部門要建立聯動機制,加強協作配合,信息互通,形成合力。對沒有“證照”的經營戶,可以由工商部門牽頭處理。對經營過程中存在違規違法行為的,可以由城管部門牽頭處理。對經營過程中產生油煙和噪音污染的可由環保部門牽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