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杰GOJEK:原來,“峰峰藍”的背后竟然有這么多故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峰峰的天
最近是越來越藍了
不經意間抬頭
就會被眼前的一抹藍色
凈透到骨子里
隨手一拍便是值得留念的美景
可是,你是否和小編一樣,
也存有這樣的疑惑~
咱峰峰的天,
為什么會這么藍呢?!
今天小編就帶著好奇的你,
看看咱峰峰為了這一抹藍天,
究竟做了多少努力!

夏季治理關鍵——VOCs
在一家燒烤店門口,店主正在清洗煙囪上的油煙凈化裝置,不同于普通的抽油煙機,這種裝置能對餐廚油煙進行再過濾,把油煙里的VOCs固化到凈化裝置里。“定期清洗保養能延長油煙凈化裝置的使用壽命,同時,也能確保凈化效果。”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到。據了解,在峰峰主城區,像這樣的油煙凈化器共安裝了400多家,基本做到了餐飲單位全覆蓋。
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統稱,產生于油煙、建筑材料、工業廢氣等,是空氣污染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體物。
除了要求安裝油煙凈化設備外,市場監督管理局還組建了一個20人的小分隊,在每天晚上的用餐高峰期,不間斷巡邏、檢查餐飲飯店對凈化器的使用和維護情況。在近日的專項整治工作中,市場監督管理局共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12人次,檢查餐飲單位395家,查處飯店不符合標準5家,要求更換大功率凈化設備12家。如今,大部分餐飲店主能夠自覺清洗凈化器,有效地遏制了主城區油煙對大氣的二次污染。
無組織排放治理——微型自動站
在位于大社鎮的合信鋼鐵,一輛輛卡車在廠區內穿梭,潔白的水柱從一個個自動澆灌噴頭內噴出,澆灌著隨處可見的花草綠植。如今,這里干凈整潔、景色宜人,而這所有的變化,都得益于峰峰礦區對企業無組織排放的嚴格管控。為了讓無組織排放管理直觀可控,生態環境分局在全區重點工業企業設立了“微型自動站”,全天候不間斷監測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指數、煙氣壓力、周邊溫度等數據。“這些數據直觀地反映出企業密封措施是否完善、污染物是否超標。”生態環境分局工作人員說。如今,在峰峰的企業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現象已徹底成為歷史。
目前,全區已有76家工業企業安裝了“微型自動站”,涉及鋼鐵、焦化、火電、鑄造、磚瓦窯、水泥、陶瓷、建材、礦山等10個行業的113家企業已經開展無組織排放治理,90家企業“一廠一策”已編制完成,真正實現了無組織排放在線管控的目標。
遠程數據指揮部——空中“監察員”
如果說“微型自動站”是分布于各企業的一個個監測點,那么生態環境分局管控辦的數據監測,就是一張覆蓋全區的“監測網”。154個監測點分布在全區11個鄉鎮、街道,實時向管控辦上傳空氣質量數據,5分鐘一更新,一旦出現異常,觀測員就會第一時間對異常數據進行分析,鎖定污染源,再通知外勤人員與相關部門結合,迅速進行管控。
而這張大網的另一個直觀效果則體現在禁燒上,據空保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一旦出現火情,系統會立即將著火點位置發送到相關責任單位負責人的手機上,實現迅速破滅火情。通過這張恢恢大網,僅2019年,就發現并處理著火點371處。
城區道路揚塵治理——灑水噴霧
在峰峰的主干道,會經常看到灑水車、洗掃車,這是峰峰礦區治理道路揚塵工作的舉措之一。夏季是臭氧污染和道路揚塵的高發期,為了有效降低污染濃度,區城管局制定了兩套方案:一是安排2輛洗掃車,從每天凌晨五點至晚上七點,14個小時不間斷對道路進行洗掃;二是另安排一輛灑水車、2輛洗掃車和10名環衛工人組成清掃隊,重點清掃主城區的兩條道路。“這樣的洗掃方案,再結合街長制和網格化管理,能夠有效提高清掃效率和質量,在保證每天道路清潔的基礎上,可以實現每條道路每周徹底洗掃一次。”區城管局工作人員說。
除了日常的清掃,在峰峰還有另外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每逢下雨天,總能看見環衛工拿著水管噴灑清水掃街,大家還給這項工作起了個別致的名字,叫“借雨洗城”。“我們也曾聽到過一些聲音,說我們下雨天灑水掃街是浪費,其實不然。雨后,許多泥漿污物會隨雨水沖到街上,如果不盡快清理,等泥漿變干粘在地上就更難清洗了。”環衛處負責人說道。“借雨洗城”是環衛工人最辛苦的時候,一是要趕時間,要借著雨水清掃,二是要保質量,一定要確保清掃過的路面干凈整潔,沒有泥污。每每一次洗城行動下來,環衛工人的衣服都濕透了。
工地揚塵治理——精益求精
說起揚塵,就不得不提工地揚塵治理。在峰峰市民中心建設現場,你會發現如今的工地面貌翻天覆地:地面道路全部硬化,裸土部分被綠網覆蓋的嚴嚴實實,時不時就會有洗掃車駛過,塔吊上安裝的噴淋設施向四周噴灑水汽……“除了日常灑水清掃,每輛出入工地的車輛,都要在自動清洗設備上接受清洗,將輪胎內夾雜的泥土沖洗掉,以確保不帶泥上路。”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到。
工地空氣揚塵指數是多少?有沒有按規定采取抑塵措施?在住建局建設工程數字化監控中心,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及在線揚塵監測儀器,實時監控全區24個建設工地揚塵污染即時數值。除此之外,峰峰還對全區的建筑工地進行了高頻率、不定時、不間斷的日查和夜查行動,對揚塵治理不達標的工地,一律頂格處罰,最大限度制止了工地揚塵對大氣的污染。
大氣治理工作就是這樣,它是一場一環扣一環的接力賽,小到廚房油煙凈化,大到裸土裸地全面覆蓋綠網,需要各個參賽選手時刻保持警惕,發揮好自己的作用。這個團隊里有生態環境分局、城管局、交運局、住建局、科工局、發改局、市場監管局和11個鄉鎮、街道辦,正是因為各單位強強聯手、通力合作,峰峰的天才能更藍、空氣才會更清新。今年以來,我區大氣治理年綜合得分為8.5,綜合指數改善率在全市正排第5位,PM2.5年濃度為82微克/立方米,改善率在全市正排第6位。
峰峰的藍天愈加澄澈萬里
咱生活的環境品質越來越高
這一抹來之不易的“峰峰藍”
我們要共同捍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