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杰GOJEK:保護治理兩手發力 長效守護綠水青山 義安區部署開展生態環保六大戰役
記者近日在區生態環境分局獲悉,今年下半年,我區將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黨委政府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堅持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兩手”發力,圍繞“六項重點工作”,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全力推進落實,打好“三大一強”專項攻堅戰
將“23+41+N”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作為首要任務,細化整改措施,按照月度節點分解落實。全面開展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大起底”,全河段、全天候、全鏈條深入排查各類關聯性、衍生性問題,排查一個、建檔一個、整改一個,確保排查問題與警示片反映問題同步整改到位。圍繞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11項重點任務,全面推進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加大跟蹤督查力度,堅決杜絕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和“一刀切”等問題。
全力加強治氣攻堅,打好藍天保衛戰
以“五控”(控煤、控氣、控車、控塵、控燒)為抓手,加強聯防聯控,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進一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大力實施“藍天工程”,加強工業廢氣污染治理,強化企業責任,加快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清潔生產,提升企業生態環保能力。強化煤質抽檢與管控,嚴格控制燃煤污染。繼續推進城市面源大氣污染防治,健全餐飲油煙凈化設施長效監管制度,加強餐飲油煙和露天燒烤日常監管,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深化揚塵污染整治,完成7個鄉鎮自動監測站點建設,嚴控建筑工地、拆遷場地、渣土及礦物運輸、港口碼頭、露天物料堆場等重點區域揚塵污染,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持續增加,讓藍天常在。
全力加強治水提質,打好碧水攻堅戰
以“五治”(治理城鎮污染、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水源地污染、治理工業污染、治理船舶港口污染)為抓手,實現主要水體穩定達標。統籌謀劃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深入推進沿江一公里企業整治,全面提升沿江生態環境質量。做好源頭控污,完成主城區和園區雨污分流改造,做好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深化工業水污染防治,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積極推進義安經濟開發區污水管網建設,督促園區企業污水納管排污,提高鐘順污水處理廠運行效率。積極推進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完成胥壩鄉、西聯鎮、天門鎮3個鄉鎮政府駐地、農業科技園區和5個省級中心村、5個特色自然村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嚴禁畜禽養殖企業增量,不斷減少存量,規范建設畜禽養殖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利用設施。提升秸稈、農膜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補齊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短板。抓好淡水豚保護區日常巡查,優化江豚棲息地生態環境。嚴厲打擊各類涉江涉河違法行為,讓碧水常流。
全力加強土壤防治,打好凈土持久戰
深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治理,開展涉重金屬企業排查整治,開展關閉小礦山、小選礦生態修復“回頭看”行動。強化固體廢物全過程監管,積極參與“無廢城市”試點建設,鞏固提升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成果,提升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能力和水平。嚴厲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等環境違法行動,讓大地常青。
全力加強保護意識,打好生態守護戰
持續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加強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與恢復,嚴格長江銅陵段禁捕限捕管理,強化濕地保護修復,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大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力度,加快歷史遺留尾礦庫閉庫治理與生態修復。持續開展自然保護區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全面排查違法違規擠占生態空間、破壞自然遺跡等行為, 堅決查處生態破壞行為。
全力加強改革創新,打好能力提升戰
有序推進生態環境監管機制改革,加強能力建設,努力建設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的生態環境保護隊伍。著力凝聚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生態環境領域風險研判、評估、協調等機制,積極防范化解各類生態環境領域重大風險,確保全區生態環境安全。進一步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提升全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完善公眾監督、舉報獎勵等群眾參與機制,努力形成生態環境保護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盛英壯 李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