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杰GOJEK:多部門聯合發力 共同守護同一片藍天白云
8月22日,記者從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部署會上獲悉,PM2.5產生的源頭主要有工業源、流動源和揚塵源,其中揚塵源對安慶空氣質量影響最大。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持續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我市多措并舉,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防治施工揚塵
在揚塵防治方面,市住建局依托“智慧住建”數字化平臺,以信息化手段助力揚塵監管工作,推進住建工地前端視頻監控設備和揚塵監測設備建設,目前已基本實現市區數字化工地全覆蓋。此外,將施工圍擋、沖洗平臺等揚塵治理各項措施納入開工前安全生產條件勘驗內容,并加強建筑施工揚塵檢查,對存在問題的項目,制定問題整改、復查清單,督促問題項目落實整改。
目前,市重點工程處組織在建的工程有近40項,為嚴格控制施工揚塵,各施工單位都在施工現場公示了施工揚塵防治措施、責任人等信息,建立施工揚塵防治臺賬、施工日志,并接受監理單位檢查、驗收。施工現場采取“圍、蓋、灑、洗、硬、綠”等措施,有效控制施工揚塵。
為有效震懾揚塵違法案件的發生,我市加大對施工揚塵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2018年對建筑揚塵違法行為立案查處21起,罰款59萬元;今年1至6月,對建筑揚塵違法行為立案查處4起,罰款9萬元,達到了“處罰一個,教育一片”的效果。
嚴控大氣揚塵
在散貨碼頭大氣揚塵防控方面,市交通局全面清理碼頭區域環境衛生,增加碼頭前沿、庫場、港區內道路灑水頻次,徹底清理碼頭堆場(燃煤),所有貨物做到全覆蓋,加強沖洗污水、雨水收集沉淀處理等,嚴格防控大氣揚塵。
對國省干線公路在建項目全面推廣“無塵化”施工模式,目前涉及市區兩條一級路已經完工。對現役公路,定期組織進行管養、保潔工作,路石病害及時處理,加強對貨物運輸車輛的平裝和覆蓋管理,加大對各類運輸車輛造成“拋灑滴漏”現象的治理。今年以來,市路政執法人員聯合“三車辦”、交警大隊等部門積極開展聯合執法,集中整治超限超載行為。截至7月份,我市共查處車輛455臺,監督卸載419臺,卸載貨物13214.67噸,共計罰款588.1萬元,駕駛證扣分共計1815分。
目前,市轄區現有公交車556臺,其中新能源公交車206臺,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到37.1%;現有出租車1782臺,已全部升級改造為能加注清潔能源天然氣的雙燃料車輛……公交車、出租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效。
抑制揚塵源頭
灑水是有效的降塵手段。針對城區施工、拆遷工地較多的情況,今年以來,我市重點區域全面實施道路濕掃、洗掃作業,加密灑水頻次,主干道每天至少灑水8次、洗掃4次,次干道每天至少灑水6次、洗掃3次。
在“三車”治理方面,市城管執法人員24小時交替上崗,采取定點設卡檢查和機動巡查相結合的模式,保證重點路段、重點路口、重點區域不漏管、不失控,嚴查“三車”亂倒亂丟、拋灑滴漏、帶泥上路等污染路面行為。今年以來,累計查處違法違規運輸三車1394輛次,罰款60.1萬元。
在整治餐飲油煙污染方面,今年以來,我市開展了專項督察30余次,交辦并整改油煙污染問題45個,督促新安裝油煙凈化裝置187臺、清洗維護油煙凈化裝置5000多臺次。市區兩級城管部門開展集中行動147次,取締露天燒烤67起,暫扣燒烤爐具等經營物品1200余件。通過定期巡查、臺賬管理和嚴管重罰相結合的監管手段,餐飲業油煙污染問題得到了較好管控。
加強大氣污染治理
改善大氣質量,還要加強柴油貨車污染治理。自今年7月1日起,交管部門對重型燃氣車、輕型汽車實行國六排放標準管理,對其他汽車實行國五排放標準管理,未達到排放標準的,不予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等業務。同時,對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柴油貨車,一律予以強制報廢。
今年1至7月,全市新增輕型汽車32315輛,重型、輕型柴油車2393輛,全部達到國五標準。全市共淘汰老舊車2717輛,其中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老舊燃氣車233輛,淘汰采用稀薄燃燒技術和“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208輛。
在路面管控方面,市交管部門配合市生態環境部門開展“冒黑煙”汽車、報廢汽車以及柴油貨車尾氣超標違法行為聯合整治。截至7月,全市共查處報廢車上路行駛30輛,查處未年檢上路車輛16084輛,現場查處2起尾氣超標違法行為。
下一步,各區各部門將督促施工單位做好“六個百分百”,治理露天燒烤和餐飲油煙問題,對超載、潑灑等違法違規運輸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全部“清零”城區、縣城建成區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和經營性小煤爐,加快推進工業企業廢氣治理和“散亂污”企業整治等,切實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