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杰GOJEK:餐飲油煙該由誰來管?
近日,某地生態環境部門在對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執法檢查時遇到了一件尷尬的事。
按照當地文明城市創建職責分工,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對市區內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進行執法檢查,發現部分飯店未安裝油煙凈化裝置且油煙排氣口附近墻體和地面上積存著大量油污。對此,生態環境執法人員要求上述飯店限期安裝配套的油煙凈化裝置,并徹底清理墻體和地面上的油污。過了幾天,生態環境部門再次對上述飯店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大部分飯店都按照要求完成了整改,但少數幾家飯店沒有清理墻體和地面上的油污。飯店油污跑冒滴漏到外環境的執法權不歸生態環境部門,而是在城管部門。最后,在城管部門協助下才解決了問題。
據了解,由于沒有明確法律規定,現在各地對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進行監督管理的部門不盡相同。有的是城管部門,有的是生態環境部門,有的是本地機構改革中新組建的綜合行政執法部門,還有的是生態環境部門與城管部門實施聯合監督管理等。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就已經明確指出:在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領域推行綜合執法。2018年2月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中也明確,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統籌配置行政處罰職能和執法資源,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
因此,筆者認為,將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監督管理納入綜合執法、明確具體的監督管理部門統一行使行政處罰權符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要求,正當其時。
今年是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戰決勝之年,同時也是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的攻堅之年。當前,不少地方的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舉報頻繁、公眾關注度高。餐飲服務業排放的油煙會直接產生細顆粒物(PM2.5),其揮發性有機物(VOCs)含量種類繁多、成分復雜,已經成為繼工業廢氣排放、汽車尾氣排放源之后的又一大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源。
比如,一個縣級市中,大大小小的飯店幾百家到上千家不等,再加上學校和機關食堂、露天燒烤店等,數量更加可觀。如果不強化對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的監督管理,勢必會影響藍天保衛戰的成效,進而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
鑒于此,筆者認為,各地應加強頂層設計,以省或地級市為單元厘清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監督管理的主體、職責和標準,切實提升對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監管執法的權威性。可以探索將餐飲服務行業油煙污染納入排污許可制實施管理,從源頭上約束其排污行為。在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監督管理主體、職責和標準沒有明確到位的情況下,應進一步完善和強化生態環境部門與城市管理部門對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的聯合監督管理和應急聯動監管執法機制,提高監管效率。